穆罕默德二世 - 簡介
穆罕默德二世(1432.3.30-1481.5.3),奧斯曼土耳其蘇丹(1444-1446、1451-1481),軍事統帥。穆拉德二世第四子。1453年率軍攻占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並遷都於此,改稱伊斯坦布爾。後向巴爾幹半島擴張,征服塞爾維亞、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黑塞哥維那和摩裏亞(伯羅奔尼撒半島)。在威尼斯-土耳其戰爭中,奪取愛琴海大部島嶼,並一度攻抵威尼斯近郊。向東先後征服小亞細亞的詹達爾奧盧公國、特拉布鬆帝國、卡拉曼公國及黑海北岸的克裏木汗國,把東部疆界擴至幼發拉底河,創建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以“征服者”著稱。1481年準備出征羅得島時被長子毒死。重視文化教育,曾頒布帝國最早的法典。穆罕默德二世 - 詳細介紹
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 Ⅱ,1432-1481)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第七任蘇丹(1451-1481)。全名穆罕默德・本・穆拉德・本・穆罕默德・本・巴耶濟德。第六任蘇丹穆拉德二世之第四子,生於埃迪爾內。幼年時曾接受嚴格的伊斯蘭教、文化和軍事教育。被其父振往小亞細亞西部的馬尼薩任省督。1444-1446年,在其父棄政隱居期間,他被遜位為臨時蘇丹,曾先後經曆了十字軍入侵和近衛軍叛變等事件,開始認識到軍權與武力在治國當中的重要性。1446年5月,其父複素丹位,他重返馬尼薩任省督。此間,他從師當地的一些著名學者學習文學、曆史和哲學,研讀波斯、希臘、羅馬的古典詩篇和亞裏士多德學派的哲學著作。他閱讀了大量曆史書籍,對亞曆山大大帝和羅馬著名統帥的傳記尤感興趣。重視軍事學研究,對戰爭中的戰略戰術、武器的運用以及地形的選擇等尤為鑽研。除精通土耳其語外,他還學習並掌握了阿拉伯、波斯、希臘等多種語言。這一切為其後成為博學多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奠定了基礎。1451年在其父逝世後正式繼位。在位30年間,他開疆拓土,勵精圖治,建立起龐大的奧斯曼帝國。1481年5月,他在出征羅得島前夕歿於馬爾泰佩市附近的洪卡沙伊軍營中,後葬於伊斯坦布爾法蒂赫清真寺旁的寢陵裏,終年49歲。穆罕默德二世畢生率軍征戰沙場,戰績顯赫,以“法蒂赫”(Fatih,即征服者)著稱於世。1453年5月末,他在親率20萬大軍曆經兩月的苦戰之後,攻占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廷帝國,並以該城為首都,改名伊斯坦布爾。史書稱之為“開創了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新紀元”。此後,他發動了一係列戰役和遠征:在歐洲,他先後征服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瓦拉幾亞、阿爾巴尼亞、黑塞哥維那,並把希臘和伯羅奔尼撒半島並入帝國版圖;向西占領意大利南部的愛奧尼亞海諸島和奧特朗托,北上攻抵威尼斯外圍;在東方則向黑海發展,奪取了重要商業城市卡發(Kafa,今費奧多西亞),征服克裏米亞汗國。在亞洲,先後滅詹達爾奧盧公國、特拉布鬆帝國、卡拉曼公國,打敗白羊王朝的烏宗・哈桑,統一了安納托利亞。隨著對巴爾幹地區和小亞細亞的征服,伊斯蘭教在上述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穆罕默德被稱為“兩地(指歐洲屬地和小亞細亞)和兩海(指愛琴海和黑海)的主人”。穆罕默德二世在治國方麵亦頗多建樹,被認為是奧斯曼帝國的真正締造者。在施政方麵,他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改組政府各級行政機構,明確劃分各職權部門的職責範圍;實行部分權力下放,規定宰相府、度支大臣辦公廳和大法官辦公廳有權以素丹名義,分別頒發有關行政、財政和伊斯蘭教事務的指令;對帝國轄有的歐洲28省和小亞細亞20省實行中央集權下的分級治理;整頓吏治,重視法治建設,主張在遵守遜尼派伊斯蘭教法的基礎上,完善國家的行政建製和行政立法,以其名義頒布了奧斯曼帝國的第一部法典和各項法規。法典內容廣泛,涉及朝廷官職的設立、宮廷禮儀、財政製度和刑法等。法規中最具體的是土地法,它明確規定帝國的土地占有形式分為3種:國有地(米利)、寺院土地(瓦克夫)和私有地(米勒克)。他對民族、宗教問題采取審慎態度,實行寬容政策。在攻占君士坦丁堡後,為了穩定政局,他釋放了許多分配給他的基督教戰俘奴隸,並對居住在城內的希臘基督教徒采取退還房舍、豁免賦稅、免服兵役等措施,鼓勵他們繼續定居。對帝國境內的被統治民族給予一定的自治權,準許他們在不觸犯帝國政府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本民族的方式和法律生活,可以開辦民族學校,用本民族語言進行教學。在號召穆斯林興建和把某些基督教堂改建為清真寺的同時,容許基督教徒保持其宗教團體的獨立性和在批準保留的教堂內自由地進行宗教活動,曾允許塞爾維亞國王在其境內每座清真寺旁興建教堂。承認猶太教各個教團的合法存在,給予他們與其他教會同等的權利。允許恢複希臘總主教區,從埃迪爾內一個帕夏的奴隸中找回主教真納狄奧,親自設宴予以款待,任命其為希臘總主教。穆罕默德二世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亦很重視。他開辦了以培訓行政管理人員為宗旨的宮內學堂,各民族學員可以平等地接受語言、文學、法律、軍事、宗教、財政、行政管理等全麵教育,苦讀10-12年後被量才分配到政府各部門任職。他在伊斯坦布爾大規模興建宮殿、清真寺的同時,也注意學校、圖書館的創建,僅在法蒂赫清真寺兩旁即各建有4所高等經文學校,聘請穆斯林世界的著名學者講學。他本人愛好廣泛,在戰爭間歇時,曾在王宮內從事過園藝勞動,亦常同文人學士在一起吟詩作畫。他保存有當時世界各國的一些繪畫作品,其中還包括有中國明代的國畫。穆罕默德二世 - 經曆
他在自己的30年統治期間親率大軍遠征26次,幾乎連年作戰。這其中最輝煌的戰果是在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從而滅亡了延續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穆罕默德二世在其士兵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後,把這個城市改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使奧斯曼帝國成為一個地跨歐亞的國家,並且從此控製了博斯普魯斯海峽。穆罕默德二世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征服活動包括1459年吞並塞爾維亞,1463年征服波斯尼亞和1479年吞並阿爾巴尼亞。他的另一項戰果是,使金帳汗國的殘餘克裏米亞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1480年,穆罕默德二世進攻意大利,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件事在馬基亞維利的《佛羅倫薩史》中有所反映。
穆罕默德二世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寬容給人以深刻印象。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會幾乎完全是受他的恩賜而存活了下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職位得以保留。穆罕默德二世命令牧首把一些基督教的文獻翻譯成土耳其語。他甚至從威尼斯請來了文藝複興時期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詹蒂利・貝利尼來為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場所製作壁畫。除此之外,穆罕默德二世還使用了羅馬皇帝的稱號,以增加他在帝國歐洲部分領土上的統治的合法性。
在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時期編成了奧斯曼帝國的第一部成文法典。這一重要工作後來在蘇丹塞利姆一世和蘇萊曼一世(“立法者”)時代終告完成。
穆罕默德二世 - 功績
1453年5月攻占拜占廷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以其為首都,並改稱伊斯坦布爾。穆罕默德二世以法蒂赫(征服者)著稱,在位期間大事征戰,擴張領土。最大的成績是1453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終結了千餘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國。
在歐洲,先後將塞爾維亞(1459)、摩裏亞(1460)、波斯尼亞(1463)、阿爾巴尼亞(1479)並入帝國;在亞洲,滅詹達爾奧盧公國、特拉布鬆帝國(1461)、卡拉曼公國(1466),打敗白羊王朝的烏宗・哈桑(1473),統一了安納托利亞。繼而於1475-1477年確立了對克裏木汗國的宗主權。
穆罕默德二世重視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在伊斯坦布爾等地建立學校、圖書館、醫院及清真寺多處。以其名義頒布的法典是帝國最早的法典。
穆罕默德二世 - 魅力
他21歲登上王位。對內,他先處死幾個年幼的弟弟,清除內亂的根源;後以非常手段徹底改革他父親治家舊製,從而在族中樹立起了個人威信。對外,他憑借個的野心不斷遠征。他一生遠征26次,幾乎連年作戰,其中最輝煌的戰果是於1453年攻占了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從而埋葬了延續一千多年的拜戰庭帝國,掀開了歐洲曆史的新篇章。他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薰陶,他在知識道路上的進步毫不遜色於其在遠征上的速度。他除了自己的母語外,還會掌握了阿拉伯語,波斯語、迦勒底語或希伯來語、拉丁語和希臘語。他對拉丁詩篇或散文很偏愛,也喜歡異教藝術、占星術,可提出一些數學上的基礎知識,對世界曆史和地理了如指掌。
這位政治家或者說學者並沒有讓理性戰勝狂熱,他向人推薦希伯來奴隸的粗俗方言,為了尋找一個被盜的西瓜,競然活生生剝開了14個隨從的胸堂。為了向土耳其近衛軍證明他並非好色之徒,他輕鬆地砍下了一個美麗奴隸的頭。在戰場上,士兵對他的恐懼遠勝於對敵人。可他沒有蓋烏斯.卡裏古拉那麽輕狂,卡裏古拉自以為是才為所欲為,而穆罕默德二世被伏爾泰說成是他那個時代最有教養分和學識的人,“他使全部的法律都服從自己的意誌。”這是因為他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寬容給伏氏以深刻印象。事實也是,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會幾乎完全是受他的恩賜而存活了下來;他還從威尼斯請來了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詹蒂利・貝利尼來為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場所製作壁畫。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職位得以保留。最絕的是,他不畏先知穆罕默德的預言請貝利尼給自己畫像。攻下君士坦丁堡後,他完全可歡天喜地無所顧及了,但誰能相信他胸中忽然就懷有那麽一種人生無常的淒涼情愫?並不由自主地當眾背誦了波斯詩歌中的一聯優雅對聯:“蜘蛛在帝國的宮殿裏織下它的絲網,貓頭鷹卻已在阿弗拉希阿卜的塔上唱完了夜歌。”
穆罕默德二世的確讓人著迷。這並不因為他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不因為他有令人難以企及的學識。作為人,穆罕默德二世向我們展示了最完全,最真實的一麵。
穆罕默德二世 - 出奇製勝
1451年,21歲的土耳其國王穆罕默德二世率領20萬人的軍隊攻打日漸衰亡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雖然君士坦丁堡隻有8000名守軍,但因其兩麵靠海,連接陸地的兩麵有水深170米的護城河攔阻,加之城牆堅固,盡管土耳其軍擁有威力強大的石臼炮,卻無法將其摧毀。勝利就在咫尺,卻隻能望而興歎,土耳其軍一籌莫展。突然穆罕默德二世提出一個設想:“從海上進攻,我們可以發揮在外海的300艘戰船的威力。”穆罕默德二世的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因為土耳其軍的戰船從外海進入內海,必須經過海灣,但海灣有粗大的鐵鏈攔阻,土耳其軍隊曾幾次衝擊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再度進攻隻能重蹈覆轍。更讓人們驚訝的是,穆罕默德又提出了一個似乎是天方夜譚的設想――戰船避開鐵鏈,從地岬運進內海。地岬是一片崎嶇的山地,戰船難以翻越不說,加之那裏被熱那亞人控製,向熱那亞人借路無異登天。人們一片嘩然,紛紛勸說他們這位年輕的國王收回命令。
穆罕默德二世卻行動起來。他首先買通熱那亞人,取得了戰船通過地岬的許可,然後組織人力在地岬鑿山修路、鋪設木板,牛拉人推地先後將80艘戰船運進內海。當土耳其軍隊再次發起進攻後,沒多久,君士坦丁堡就被攻陷。
穆罕默德二世 - 社會評價
穆罕默德二世最主要的成就―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影響不應該被過高估計(這也是穆罕默德二世沒有被列入正榜中的原因)。因為其一,千年拜占庭帝國早已衰弱不堪,13世紀以後,實際上是一個隻擁有君士坦丁堡及附近地帶的小國,能延續到1453年本身已是一個奇跡;其二,在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後不到半個世紀,西歐人便開辟了新的海上航線,君士坦丁堡基本上失去了一千多年來溝通東西方樞紐的重要地位。憑借輝煌的文治武功,穆罕默德二世仍不失為世界史上很有影響的一代雄主。
穆罕默德二世 - 相關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1432年~1481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事統帥。他是穆拉德二世的第四子,為蘇丹與女奴所生。幼年受到良好的宮廷教育。1444年秋,蘇丹穆拉德二世厭倦政務,年僅⠱2歲的穆罕默德即位。不久,外有十字軍進犯,內有大臣爭權奪利,年幼的蘇丹左右不了局勢,老蘇丹不得不重新主持政務於⠱446年⠵月複位。穆罕默德被送往馬尼薩學文習武。1451年⠲月,穆拉德逝世,他又正式即位。即位當天,他下令處死出生僅⠸個月的弟弟,以免日後與他爭位。
1453年,年輕的蘇丹率步騎兵⠹萬、戰艦⠳20艘,圍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起初,他采用陸上進攻與海上封鎖相結合的戰法,不克,隨即改變進攻策略,買通熱那亞商人,以部分兵力假道熱那亞人控製的加拉大地區,潛入君士坦丁堡北麵的金角灣,實施水陸夾擊,攻破該城,擊斃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滅拜占庭帝國。⠀
⠦𛅤占庭帝國後,穆罕默德二世即將首都遷到君士坦丁堡,並將它改稱為伊斯坦布爾。從此就持續不斷地進行大規模的對外擴張戰爭。在巴爾幹半島,征服塞爾維亞、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黑塞哥維那和摩裏亞(伯羅奔尼撒半島)。在對威尼斯的戰爭中,奪取愛琴海大部分島嶼,並一度攻抵威尼斯近郊。在意大利半島,曾出兵意大利南部,占領奧特朗托城。在北麵,征服黑海北岸的克裏木汗國。在小亞細亞,征服詹達爾奧盧公國、特拉布鬆帝國、卡拉曼公國,並把東部疆界擴至幼發拉底河。經過長期征戰,他終於創建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奧斯曼帝國。
穆罕默德二世統治期間,不僅以“征服者”著稱,而且在治國方麵也有一些特色。他頒布的奧斯曼帝國第一部法典,對加強帝國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他重視文化教育。為避免皇兒爭位,他宣布,他的兒子中即位的那個人,有權處死自己的兄弟,以維護王位和國家的安寧。這一旨意成為以後一個多世紀奧斯曼皇室兄弟相殘的依據。1481年⠵月初,他準備出征羅得島時,被長子巴耶濟特毒死,時年不足⠵0歲。
穆罕默德二世 - 參考資料
[1] 大唐網 http://info.datang.net/M/M1487.htm
[2] 獵訊軍情網 http://www.1n0.net/jszl/gu/24106.html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