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O Capital Markets的首席投資策略師Brian G. Belski發表研報表示,科技板塊相對於標普500指數的表現落後了5.5%,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開年表現,也是本輪牛市中最糟糕的兩個月表現。
該行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2月,科技板塊相對於標普500指數的超額收益為6.2%。2024年,這一超額收益為3.5%。然而,今年前兩個月,科技板塊的表現卻落後於大盤5.5%。
不過,Belski表示,等權重科技板塊年初至今的跌幅僅為2.62%,相比之下,加權板塊的跌幅為5%。這表明本輪暴跌“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麽糟糕”,並且可能凸顯出選股的重要性,這與兩年前相比尤為明顯。
“等權重板塊3.5%的超額收益幾乎與2023-2024年的表現落後水平形成鏡像,同時也是自2007年以來最好的兩個月相對表現之一,”他補充道。
此外,科技板塊表現優異的股票繼續保持著近兩位數的平均漲幅。超過46%的科技股表現優於大盤,而2024年這一比例為40%。同時,表現優異者與表現不佳者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
Belski還指出,“科技股之間的聯動性有所減弱,個股走勢在方向上更加獨立。自2022年底以來,126天的個股相關性顯著下降,且遠低於其三年移動平均水平”。
最後,他建議投資者考慮采用“合理增長”(GARP)投資策略,在科技板塊中尋找表現優異的股票,因為這種策略在個股相關性下降或低於平均水平時往往表現良好。
“在這些條件下,估值合理且增長前景較好的公司通常會獲得市場青睞。”他表示。
“鑒於科技板塊的特殊性(如高增長、高估值、高市值),我們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基於市值、未來兩年市盈率和未來兩年每股收益增長對板塊內的股票進行多因素排名,並選擇綜合排名位於上半部分的股票以追求更好的表現。”
Belski指出,在科技板塊相對估值高於平均水平的時期,采用GARP策略的股票在隨後的六個月和十二個月內表現優於等權重和市值加權的板塊指數。
據統計,符合這一策略的股票包括:(AKAM.US)、(AMD.US)、CDW Corp. (CDW.US)、(CTSH.US)、(DELL.US)、Enphase Energy(ENPH.US)、EPAM Systems(EPAM.US)、F5 Inc. (FFIV.US)、第一太陽能(FSLR.US)、GoDaddy (GDDY.US)、Gen Digital (GEN.US)、(GLW.US)、慧與科技(HPE.US)、(HP.US)、(INTC.US)、科技(JBL.US)、(JNPR.US)、Keysight Technologies(KEYS.US)、科技(MU.US)、(NTAP.US)、恩智浦(NXPI.US)、安森美半導體(ON.US)、PTC Inc. (PTC.US)、超微電腦(SMCI.US)、科技(STX.US)、思佳訊 (SWKS.US)、Teledyne Technologies (TDY.US)、泰科電子 (TEL.US)、(TER.US)、公司 (TRMB.US)、(WDAY.US)、(WDC.US)、斑馬技術(ZBRA.US)。
尹蔚民:勞動力供大於求 中國人口紅利期長期仍存
鐵道部:6月起動車組列車將實行購票實名製
二季度或再加息預期升溫
今年民生開支占中央財政2/3
統計局網站再發文解讀人均111元居住支出
PMI再降凸顯經濟雙緩態勢 調控進入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