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歐美股市動蕩,避險資金湧向東南亞⠠⠠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 趙穎
2022-01-30 19:38
東南亞市場或成美聯儲加息“避風港”,MSCI東盟指數未來12個月收益預期再次開始上升。
美聯儲強硬表態後,全球風險資產大幅下跌,但東南亞市場反應溫和,表明亞洲市場具有一定的彈性,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東南亞指數(MSCI東盟指數)本周下跌不到2%,相比之下,亞洲基準指數下跌近5%,兩者相對值達到18個月來的高點。
積極的一麵是,在2021年底大幅下降後,MSCI東盟指數未來12個月收益預期再次開始上升。
據彭博社報道,瑞銀集團策略師Niall MacLeod周四在一份報告中提到,隨著經常賬戶餘額的持續改善,股票、債券和貨幣的估值相對降低,現在東盟市場不像過去那麽脆弱。與2013年相比,市場的處境要好得多。
瑞銀數據顯示,盡管東盟市場在2013年“縮減恐慌”期間遭遇重創,其原因是信貸積累和宏觀收支狀況惡化,但現在印尼等國的經常賬戶看起來較為健康。
此外,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的可能性推動全球債券收益率飆升,引發股市普遍轉向價值股,而非高價成長股。
這將有利於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等市場,這些市場金融和工業類股的敞口很大。這些基準指數是本周亞洲表現最好的指數之一,而韓國等高科技股市場則表現不佳。
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從經濟重啟中受益的銀行、能源和股票,似乎勢必會跑贏其他行業。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指數,金融和能源類股占該地區基準股指的40%,科技股占比不到2%。
景順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全球市場策略師David Chao指出,今年的形勢已經清晰,亞洲股市表現優異,或許還將從北亞轉向南亞和東南亞市場,比如印尼和菲律賓等市場。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新留言